安责险如何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中国人寿财险“昌乐模式”观察
- 2020-07-06 13:37
- 网络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作者:本报记者 付秋实
编者按:
2018年年底,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开始试点安全生产责任险服务项目,将“隐患危害思维”变为企业生产文化,构建企业内部“人人懂风险、人人管风险”的氛围。试点企业工伤事故数量由同期的21人次下降到1人次,人员安全防护装置佩戴检查由同期处罚11次降至0次。
“2019年5月9日,生产管理处李海在巡查中发现变压器高压侧漏油。这一隐患可能造成设备停电,严重影响公司供电安全。拟奖励李海500元。”
“2019年7月3日,化工厂机电班职工刘昆明8时50分在巡检中发现65吨提升机南侧提升高速轴联轴器两只螺栓断裂,多只螺栓松动,立即通知主控室。得到许可后,立即进行抢修。9时20分,将隐患消除。若此隐患未被及时发现,会造成较大安全事故,甚至人员伤害。拟奖励刘昆明700元。”
在山东潍坊振兴焦化有限公司《2019年排查较高价值隐患情况汇总》文件中,详细记录了2019年一线职工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在文件的第一页,该公司总经理杨明正写道:“一线职工是隐患排查的主体,其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因此,统一对以上同志进行激励,鼓励和引导一线职工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方面,要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一线职工为何能主动、及时、准确地排查安全隐患?今年1月初,《金融时报》记者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年底,该县开始试点安全生产责任险服务项目,将“隐患危害思维”变为企业生产文化,构建企业内部“人人懂风险、人人管风险”的氛围。试点企业工伤事故数量由同期的21人次下降到1人次,人员安全防护装置佩戴检查由同期处罚11次降至0次。
图为清华大学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教授叶志宏在化工企业指导一线员工识别风险隐患。
付秋实摄
“事故预防服务”从人入手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是指保险机构对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有关经济损失等予以赔偿,并且为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服务的商业保险。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取消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一年后,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原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
从国家对安责险的定位来看,与其他商业保险更重视“赔”不同,安责险更突出“安”。有效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实施安责险的根本目的。
不过,在去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认为,虽然安责险不乏成功模式,但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缺乏制度设计,将安责险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保险,预防服务的功能发挥不充分;有的注重收取保费,在开展风险评估和聘请技术机构为企业服务方面办法不多,甚至基本没有服务;有的不知如何开展、怎样开展预防服务,对安全生产的推动作用不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8月,应急管理部以安全生产行业强制性标准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其中,明确了两大功能,即事故预防服务、事故经济损失赔偿。同时,明确了两个强制,一是八大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必须投保安责险,二是保险机构必须为投保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技术服务。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总经理赵卫舟对《金融时报》记者坦言:“保险公司的职能往往仅限于事故前收费、事故后经济补偿方面,参与企业风险治理、防灾防损仅停留在检查指导、督促整改等‘雨过地皮湿’的层面,站在客体的位置没有直接参与其中,对安全生产推动作用和效果不大。”
“事故预防服务”从何处着手?答案是人。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第一道风险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背后都有多个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着15年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山东市潍坊市昌乐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万邦成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中国人寿财险责意健保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量走访、调研并总结过往事故预防服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最终明确了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切入点。2018年年底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合作,在昌乐县开展“数据化方法提升员工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基础能力”模式试点,尝试安责险预防服务。
人人主动查隐患前提是“会”
在采访中,记者偶遇了正在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上课的清华大学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教授叶志宏,这堂课的内容是危害辨识。在课堂上,安全管理人员在自己学完如何判定致害场景造成的后果并进行严重性分级后,还要现场演示,如何将这些知识以一线职工最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据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介绍,在昌乐,工业生产企业超3000家,从业人数超5万人。在5万产业工人中,具备专科以上学历的不足5000人,很多人不具备基本的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能力,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而传统的授课式安全培训受讲师、培训方法、时间及模式限制,存在不系统、难长效、无针对性、无数据化支持、无法将安全培养成自发习惯等缺陷。
这已不是叶志宏第一次到昌乐“开课”。线下定期“开课”加上线上布置“作业”,一名具备自身实战能力、培训讲解能力、计划制定能力、员工评价能力、内训综合实战能力“五种能力”的安全管理人员就“毕业”了。“通过放射性培训方式,这些安全管理人员将把这‘五种能力’传导到其所在企业的每一位一线职工,将安全培养成为全员及全岗位的技能、习惯动作和工作内容。”叶志宏强调,“提升全员安全管理能力是解决生产安全的根本。”
在振兴焦化有限公司,在834名职工中已有450人完成了培训。杨明正表示:“培训不仅让职工明白了什么是隐患、为什么要改,而且明白了隐患也可以明确分级,整改也有轻重缓急。原来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安全隐患被员工发现,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振兴焦化有限公司炼焦车间员工张瑞海告诉记者:“去年,我在工作中发现锅炉蒸汽管道有漏点。我就想到,如果处理不及时,高压蒸汽漏出可能造成管道撕裂甚至玻璃管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一级安全风险。要是以前,也能发现这一漏点,不过不知道属于一级安全风险,可能会等到交接班时看到班长再汇报。”这次因为及时上报,张瑞海获得了1000元奖励。
解读企业风险关键是“大数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昌乐安责险试点中,帮助“张瑞海们”成为安全员的是“企业效率改善”APP。
据介绍,一线职工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通过“企业效率改善”APP上传风险隐患照片、数据,经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加工后的结果,使企业可迅速掌握隐含重大风险的区域,并及时提醒企业解决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分析风险变化并推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帮助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准备应急资源。
“这一模式解决了以往安全生产培训落不到地、打不通从业人员‘最后一公里’的弊端,实现了多方共赢。”万邦成表示,保险机构通过深度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可以降低安责险理赔支出;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企业节省了培训费用和管理软件支出,提升了工作效率;职工安全技能提升,事故防范有效,其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数据显示,安责险试点以来,参与一、二期试点的7家企业安全培训考核优秀率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一级风险明显减少,并具备了140余名考核优秀的安全生产专家、1000余名可独立进行隐患排查工作的一线技术人员。目前,报名三期试点的企业已达185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培养安全生产专家300余人、可独立隐患排查一线技术人员近万名。
杨明正对记者说:“以前我们要盯在一线检查员工安全,生怕出事;现在一线员工盯着我们整改隐患,我们可以放心地发展生产了。”
相关资料
2016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取消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
2017年12月
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原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提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
2019年8月
应急管理部以安全生产行业强制性标准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明确了服务的强制性原则,规定保险机构应按照合同约定为投保单位提供服务,不应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服务义务,且不应向投保单位另行收取费用。同时,要求投保单位主动配合保险机构开展事故预防服务。
本文地址:http://www.cjhyw.com.cn/chanye/360.html